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 11, 2013的文章

公民團體為何參與反媒體壟斷運動

文 ∕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召集人 葉大華   2012年是台灣新聞媒體自由面臨極大考驗的一年!從2012年7月旺中併購中嘉案到2012年底壹傳媒交易案,一連串台灣新聞傳播史上的重大媒體交易事件,突顯出媒體的多元性與獨立於行政、司法、立法之外監督國家機器運作的第四權價值正不斷受到財團的操控,實令各界感到憂慮。但過去以他律要求媒體自律的媒體監督團體『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[1]』,為何會參與此波反媒體壟斷運動? 主要原因在於我們認為言論與新聞自由的價值在於促進公共利益,此需有賴專業而多元的媒體環境。 其 中新聞專業可以藉由媒體問責制度加以落實,但多元的媒體環境,則需有明確的法令政策避免資本財團不當介入言論市場,造成言論過度集中壟斷閱聽人知的權利, 甚至淪為打擊異己、關說,或置入行銷特定意識形態與利益之工具,將嚴重傷害公民社會之發展。而這在2008年一連串由蔡衍明主導的媒體併購案中得到驗證, 也因此才有公民社會反媒體壟斷運動的出現。 ▲ 2012 年 9 月 1 日記者節,媒改盟出席 901 反媒體壟斷大遊行 媒體具有既是私有財也是社會公器的雙元性特質,因此誰能購買並經營媒體將實質影響新聞內容的產製,以及是否能有新聞自主空間。自2008年起蔡衍明買三中 成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,再到併購中嘉集團乃至近期收購壹傳媒,不惜砸大錢進行跨媒介的水平垂直整合,他不僅將擁有最大頻道上架權,同時涵蓋無線、有線電 視、購物頻道、網路、報紙及雜誌總計超過一半以上的媒體市占率,勢必造成媒體言論市場的集中與壟斷。媒體壟斷帶來的惡果,從蔡衍明將旺中媒體公器私用打壓 異己的行徑中昭然若揭。他不僅在2008年買三中時曾公開挑釁要告批評其立場之學者或媒體記者,隨後也發表過諸多如「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並不是事實」等爭議 性的言論,同時對於反對其併購媒體立場者動用自家媒體加以打壓,甚至製造走路工等假新聞,或是讓反對意見者相關行動消音,致使旺中媒體的新聞專業與倫理幾 近崩盤,新聞自主空間遭受侵害,造成其內部爆發記者出走潮。